叶德辉:观古堂国版本目録学乃至中国文化史学者,恐怕无人不晓叶德辉的《书林清话》,这是一部在近代学术史上与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并行的书林名著。叶德辉()字奂彬,号直山,别号郋圆,清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与张元济,李希圣同年,三人均分部主事,叶德辉到吏部不久便辞官归湘里居,并以提倡经学自任。叶家先世为江苏吴县人,至其祖父叶世业因避兵乱才于道光末年移居湖南,故叶德辉好自称为吴人,还曾主持修纂过《吴中叶氏族谱》。叶家原先略有藏书,叶德辉自己则是在光绪十二年入京会时,每天到琉璃厂,龙福寺访书而开始乐他的藏书生涯。以后无论乡居湖南还是游览京师亦或滞留吴中,他都随时留心收罗。光绪年间湘潭藏书大家袁芳瑛卧雪庐书散出,精品多为李盛铎所得,叶德辉在财力和权利上都无法和李盛铎抗争,但收拾残零,所获亦是十分可观。以后,叶德辉又在北京购得商丘宋氏纬萧草堂和曲阜孔氏红榈书屋旧藏二十箱,至辛亥革命之年,叶氏观古堂藏书已达四千余部,二十万卷之多。以后又有所续藏,叶德辉之子叶啟倬《观古堂藏书目録跋》曾描述说:家君每岁归来,必有新刻旧本书多橱,充斥廊庑间,检之弥月不能罄,生平好书之癖,虽流离颠沛固不易其常度也。叶德辉治学以经学,小学为主,故观古堂所藏颇多此二类之书,尤以清人的精意著述为多又因为叶氏很欣赏陈文述,舒位所撰《乾嘉诗坛点将録》一书,并有意继起彙辑《乾嘉诗坛点将録诗徵》,故又很特别注意搜集乾嘉的诗文集,先后收的一百多家,一一为之撰写提要,记述作者生平事迹,诗源派别源流等。叶德辉藏书不妄宋,所以他十分推崇张之洞《书目答问》以清刻为主,不列宋元旧刻的做法,在其名著《书林清话》中也一再批评藏书家们薄今爱古的偏弊,他自己的藏书甚至以咸丰二年桂馥所刻的《说文解字意登》为镇库之宝,就此可知叶氏的基本藏书观。但观古堂亦藏有一些古本,如宋刻《韦苏州集》,《玉台新咏》《南岳总胜集》等。用叶德辉自己的话说:宋元本虽不见,亦时有一肉之尝叶德辉的藏书目録有《观古堂藏书目録》四卷,是目初编于光绪二十八年间(),辛亥革命时避乱县南朱亭乡中,重编此目,以后陆续修订,一九一五年刻于观古堂。叶德辉又有《郋圆读书纸》十六卷,是为叶氏的题跋彙録,一九二八年上海圆刊,其中第一至十四卷为《乾嘉诗坛点将録徵目》。叶德辉也是清末的大刻书家,曾刻有《观古堂彙刻书》,《观古堂所刊书》,《丽楼丛书》,《双梅景音丛书》,《观古堂书目丛书》等。叶德辉曾将家藏宋版《南岳总胜集》影摹刊行,据说到达惟妙惟肖的程度,甚至连精于版本的杨守敬也误以为真宋本而不惜高价购置。一九三五年,叶氏后人九其生前所刊,所著书版本片尚存者,彙辑成《郋圆全集》一二九种,二百册,以中国古书刊印社名义刊行。叶德辉的著述以《书林清话》影响最大。当时,叶德辉有感于叶德炽德《藏书纪事诗》以藏书家轶事为主,而五历代版刻及校勘故事,乃别辟蹊径,成《书林清话》十卷,以后又撰成《书林余话》二卷,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有合印本,又有一九八七年中华书局影印本。观古堂藏书在抗日战争时被其子卖给乐日本人,这是我国典籍自皕宋楼后有一次大规模外流,现国内仅零星有观古堂旧物数十种而已。